汉江里养什么狗阿黄我家一条愚忠的狗
2024年11月14日 静态资讯
阿黄
记得1993年的一天,我请假回老家探亲。刚走到家门口,被一条黄狗狂叫,提醒我不能随便进入这个家门。
奶奶听到狗叫声,从里屋走出来,看见是我,立即吓停黄狗犬叫,说:这是我孙子,是家人,不能叫唤。
原来,我家按照农村习俗,年初从姨家逮回一条狗仔饲养,好看家护院。
不到一年,小黄狗就长成了大黄狗。
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在县城一家单位上班,距离老家160多公里,关键是那时交通不便,只能是春节回家过年,陪伴奶奶、父母,并把上班情况和他们详细介绍了一下。奶奶、父母得知我在县城里上班后,格外高兴。一是家里不再负担我的学费了,终于熬出来了。因为这五六年上学,家里每年要向亲戚邻居借钱,已经赊欠了许多外债;二是能在县城里上班,那是多大的面子的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读书毕业出来在城市里工作,方圆几十里上百里也没几个,那是很光荣、很有面子的事。
我出去读书后,三个姐姐陆续嫁人,哥哥、弟弟出去打工挣钱,只剩下奶奶、父母三人在老家相依为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派劳务特别多,不是修水库、就是修路、或者建园艺场、林场、农场,改田造地等。村组里实行劳务工分制,我们家因为父母年龄大了,缺少青壮劳力,父母拼死拼活的干,每年不仅不进钱,反而还要向村组倒交多少钱。
自从小黄狗进入我家后,就成为家庭成员之一,奶奶、父母、黄狗。
半大的黄狗
我家对待小黄狗格外稀奇,不像邻居家白天夜里放在屋外养,而是放在家里养,专门铺了个狗窝,让其“安居乐业”。
黄狗听奶奶说我是家人之后,就不再狂叫了,而是围着我的腿左三圈右三圈的转圈、细细的嗅,确认是否是家里人。
我放下行李和给奶奶、父母买的营养品、水果等,黄狗立即跑去嗅来嗅去,仿佛进行安检一样,仔细把关,再次确认我拿的东西是否有危险品一样。
那时,我们回老家一趟,坐公交车需要三个小时,下车需要步行三十里小路才能到家。等到家里,天已经快黑了。
我问奶奶父母在那里做活,得知地方后,我就去迎接一下,帮助父母担些东西。此时,小黄狗亲热的跟着我一同去迎接父母。
走到半路上,天已经越来越黑了,影影绰绰只见小路上走来俩人,一人担着,一人扛着,步履蹒跚走来。
小黄狗狂犬一声,箭步向前,去迎接主人。我才知道是我父亲、母亲干活收工回来,担着扛着红薯藤子。
我紧赶几步,叫了声爹妈,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父亲又接过母亲扛着红薯藤捆子,一起往回家走。
小黄狗格外兴奋,一会跑到后面,督队警戒,一会跑到前面,领路,尾巴翘的高高的,随着轻快的步伐,很有韵律的左右摇摆。
小黄狗
当然,我的回家,全家人格外高兴,包括小黄狗。
奶奶做了一顿丰盛饭菜,有萝卜干炒腊肉,有炖粉条、有炒鸡蛋、有白菜烩豆腐,烙的是很厚实的火烧馍。
我奶奶在邻近方圆百里是有名的吕家老奶奶,她不仅烧一手好饭菜,口齿伶俐、待人亲热,而且能够行医治病救人。她有一套银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邻居和周边患急症的人,只要是我奶奶到场,三针两针就能起死回生,再加上当地挖的几味草药,或煎服,或贴敷,一般都能康复。
我奶奶是解放前在马路边开过饭店的,练就一手好饭菜技艺。她能做一桌子好菜,蒸的兔子,狗,蛇,龙等花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烙的火烧馍有十几公分厚,两面焦黄焦香,里面绵糯,一个馍可以管饱七八个人饭量。
我们一家坐在小方桌上吃饭,边唠着家常。小黄狗乖巧的爬在我的脚下,不叫不吭。
小黄狗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两颗黑色的珍珠,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着星光。它用亲切的眼光注视着我。我就时不时夹一块腊肉喂它,小黄狗的嘴巴长而尖,吃起东西来非常快,巴拉巴拉几嘴就吃完了。
人善被人欺。小黄狗和我们家人一样,对人和善,忠厚,从不和村子里狗子打架斗殴,偶尔出去,常被别人家的狗子欺负群咬,因此,它一般就在家里或门前周围逗留,从不远离家门。
阿黄有天然的对家人和亲戚认知能力,只要是来我们家串门,走亲戚和回家的家人和亲戚,它从不恶叫和充满敌意,只要是经短暂的嗅闻,确认是家人或亲戚,包括邻居,它都会表现出主人般的亲近和热情,迎接送往的。
忠实黄狗
阿黄性格温顺,虽然看家忠于职守,但是,对于同村的邻居从来不狂叫、下嘴咬人,只表现出亲近、热情欢迎的态度,因此,深受同村人的喜爱。
阿黄也不出去搞偷鸡摸狗的事,从不祸害乡邻,大家都喜欢阿黄。反而,见到老鹰、狐狸、黄鼠狼等扑食家鸡家畜,它能够勇敢冲出去,同老鹰、狐狸进行战斗。
有一次,一个狐狸抓了别人家的一只母鸡,被人们看见,一声呼喊驱赶。狐狸叼起母鸡就往山上逃窜。阿黄箭一般冲出去追赶,大约追赶了两公里路程。狐狸看见有狗子追来,慌不择路,丢掉母鸡逃跑了。阿黄把母鸡嵌了回来,可惜,母鸡已被狐狸咬死了。
2000年冬,因为父母年龄大了,干不了繁重的农活和公派劳务了。再加上,父母忠厚老实,常被老家奸诈之人欺负。奶奶征求我意见后,我就在城里买了两间民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安置父母居住,我也能就近照顾。
搬家那天,考虑到城市里养狗不太方便,准备把阿黄交给家门叔叔饲养。
当我们把家具、被褥等装上车,车子发动出发时,阿黄围着车子狂叫,不愿离开。当我们车子开出五六公里了,阿黄一路狂奔追赶。老哥看到阿黄这么执着留恋不舍,叫车停下,把阿黄抱上车箱,一同来到城关。
来到城市里,起初,阿黄不熟悉城市环境,看到到处都是人类,房子挨房子,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生活,只待在家里,不敢迈出家门半步。不像农村农家居住分散,人口稀少,有广阔的空间、有熟悉的环境可以撒欢。
阿黄依然对家人、亲戚、邻居友好、和善、亲近,慢慢成为我们居住的一个大院落里邻居们的看家护院狗。晚上照样在家里卧,白天它一般静卧在外面门口,但是,能警戒整个周围院落,一旦有陌生人进入,它会发出呜呜警戒声,但是,从不狂叫,更不下嘴要人。既是邻居投喂,它一般不随意吃别家的食物,既是自家食物不是珍馐美食,它也不挑食。
因为搬新家,有一段时间亲戚、邻居、相邻都来道喜,客人络绎不绝。阿黄像一个主人一样,接来送往的。只要是经过它一次嗅闻确认是家人、亲戚、邻居,以后,它都会表现出亲近的态度,只要是来串门走亲戚,它都会亲热的在你腿上擦来擦去的。
在本世纪初能够搬到城市里生活,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荣耀的事。因此,我们家就成了老家乡里人进城后的落脚处。老奶奶和父母都会倾其家资,盛情款待。特别是老爹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大鱼大肉的招待,喝酒不醉不罢休。
阿黄见了老家的人格外亲热。狗子嗅觉灵敏,只要是老家人来,它跑很远就去迎接。老家人看见阿黄,就知道我们家在哪里了,根本不需要寻找,阿黄就能领到家里来。
有一年,我大姐家养的鸡一直被黄鼠狼糟蹋。大姐夫把阿黄强行装进麻袋里领去,协助看家。但是,过了四天,阿黄又跑回来了。
奶奶、父母在我贴身照顾下,幸福安闲的生活了十年。
老家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家里一定要养一只大红公鸡、大黄狗,辟邪驱灾。
阿黄就像守护神一样,守护在奶奶、父母身边,护佑他们身体健康。
往往在灾难来临之前,动物远比人类要灵敏一些。
性情温顺黄狗
阿黄13岁那年,即2010年开春,右腿边突然长出一个瘤包。那时,没有动物医院,也没有给狗子看病的习惯。后来瘤包越来越大,阿黄越来瘦弱,六月份就病死了。老爹在汉江边挖了个土坑,把阿黄用旧衣服包裹后埋葬了,家人们很长时间还不习惯、舍不得。
阿黄病死后,老奶奶、父母一直说家里晚上有动静,惧怕。为此,我这个无神论者,给家里请了一尊祖师爷供奉在家里,每晚把香点着,稍为平静些。
2010年7月份,老爹在亲戚家吃饭喝酒,可能酒量过量,突发脑溢血,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但是,永远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起居需要母亲、家人照看伺候。
2011年5月份,母亲在洗衣时突然晕倒在地,经检查患严重脑梗萎缩,并且病情发展很快。
2011年12月23日(农历),奶奶患病三天后仙逝,享年97岁。
2012年5月份,老爹早晨还吃了饭,9点钟左右突然去世,享年81岁。
2012年8月份,二姨因手术失败,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9岁。
2012年11月份,母亲脑萎缩去世,享年82岁。
悲哉,连续两年,我家亲人先后去世4人,很是悲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各自一方。
现在每每回想起奶奶、父母在世生活的点点滴滴,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奶奶、父母对我期望很大,因为我是家里唯一一个考学出来有正式工作的孩子。
我也尽了我应有的孝心和责任,在自己还没有实现安居乐业之时,依然把奶奶、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贴身照顾,安详生活。
我奶奶、父母经常轮流托梦给我,只要一托梦,我就会去坟上烧些纸钱,祷告几声,让他们在天堂上安息。
可能是年龄大了,我也经常梦见老家的一些陈年记忆,更喜欢回顾以往的人和事,包括阿黄。每每梦见原来的事和人,尤其是奶奶、父亲、母亲,泪流不止,常常打湿枕巾。
阿黄用它一生陪伴了它的主人。当它预知主人家即将病患、离世时,提前终老一生。提前的告别,既是对自己宿命的安排,也是对主人家的一个警示。可惜,人类永远没有动物那些感知和灵敏能力。
呜呼,愿奶奶、父母在天堂安息,一路走好!
呜呼,也愿阿黄早日投胎再生,再遇幸福善良人家,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