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生存种地养花年轻人逃避生活告别朝九晚
2025年02月18日 静态资讯
前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果让你放弃城市钢筋森林里的生活回归田园,种地养花,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你愿意吗?如果你有所动摇,又是哪些东西让你割舍不下呢?
我们知道,自从短视频流行之后,涌现了一大批现象级涉农主播,从“田姥姥”到“张同学”再到“东北雨姐”他们无时无刻的在唤起人们对农村生活的关注。时下就有人年轻人放弃体面的城市工作回乡开始种地,开启了新的农村生活的序章!
近日,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传统意义上的“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选择回乡种地,远离所谓的“勾心斗角”,一头扎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他们一身朴素打扮,在田间一个手机、一个支架承载着他们记录回乡种地的精彩瞬间,干起农活来还有模有样。起垄、挖地、丢种、施肥,一气呵成。
曾经从事航空工作的阿宽就已经辞职回乡种地,并在短视频账号里取名“新农人阿宽”。据悉,他当时的福利待遇还蛮好,有1.2万元-2万元,并且工作还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他毅然决然辞职回家。在他的视频里,阿宽头戴遮阳帽,面带笑容,虽然双手沾满泥土但是依然保持乐观开朗,镜头一转,他单手的掏起一把肥料洒向田间,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对于之前的工作他表示能一眼看到头,没有太多新的知识可以学习,而且还没有上升空间,完全可以想象从事这个工作一辈子的样子,所以他选择离开。我们也可以看出去,阿宽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有从事时尚工作的小鱼说:“曾经晚上三四点还在加班赶项目,如今农忙时节三四点依然醒着,只不过现在是睡醒了”可以看出他们觉得体力上的劳累远比身心上的劳累感到快乐。
这个话题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关注,小编认为,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回乡种地能让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得以减缓。
对于当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日常生活节奏非常快。很多人都深感生活的重压,喘不过气来。每天重复着996的工作,闹钟一响,就得起身去上班,日复一日机械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晚上可能还会因为种种缘由而加班,生活中也诸多不如意,种种情况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
但如果回归质朴,回归自然,放松心态,就会发现这些事情也并非那么难以承受。为何现在有很多人患上抑郁症呢?就是因为他们在乎的东西太多,舍不得放下,后来发现回到家中,陪伴父母,享受宁静的田园风光也挺好。
对此,有网友吐露自己的心声:
“因为水稻不会半夜12点打电话给我说
它明天想结芒果
因为土豆不会要我八点到,24小时好的收到
因为白菜不会问我半年前下的那场雨具体落了多少雨滴
因为玉米不会跟我说他明天想长成一个西瓜;
因为土豆真诚只要付出就会有一定的回报
因为土豆的妈妈不会问我家的孩子为什么没有种第一排
因为水稻不会跟我分析一下今年为什么长的不如去年好 明天给我文件
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没有地可以种
因为玉米不会半夜跟我说要五彩斑斓的黑”
对此也有人发注不同的质疑:“问题是你会种吗?什么时候播种,怎么育苗,什么时候移栽,什么掐叶,整枝,什么时候盆药,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授粉,什么时候打顶!什么时候追肥,什么留果……”、“可是种地也不挣钱啊”、“其实新农人是副业,主播才是正业吧”“其实新农人是副业,主播才是正业吧”、“我刚想说。不是种地,是当网红”“叫自媒体博主”
其实很多网友说的很正确,虽然现如今的生活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姑且不说挣钱多少的问题,要是能在农村生活扎下根来,确实不容易,很多人就会在农村待上一段时间之后,忍受不了环境的限制,最终还是会回到城市工作,小编在此不是给有想法的人泼冷水,而是希望他们考虑清楚,毕竟农村的生活条件要比城市生活艰苦的多哦,没有十足的心里准备,贸然做决定,最终会收获苦果。小编年幼时期生活在农村,过过苦日子,明白其中的艰辛,如果单靠情怀买单的话,最好还是打消这种念头。
说到最后,小编认为,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向上的行动力是一切生活的原动力。它能够激发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它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和创造力,也能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使我们充满活力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为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你认同这种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