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文章

南方的阳光如何养花生南涝北旱天气持续花生

2025年02月19日 静态资讯

#三农好物大赏##618好物趋势#

农业生产中,气候影响非常大,农民都是看天吃饭,进入6月,南北雨季来临。这不最近天气一直下雨,而且据中国天气网报道,江南、华南以及贵州南部等地将持续强降雨天气,广西湖南广东部分地区有大暴雨;而与此相反,这几天华北、东北、黄淮、江淮北部等地持续高温。

眼下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春花生多处于下针期-结荚期,北方春花生正处在花期,夏花生多处于苗期,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这花生需水,二头少中间多,苗期少,开花至结荚期多,饱果成熟期少。针对这种南北差异巨大的极端天气,如何结合花生生育期,进行管理呢?记住这3个小技巧,每株多结10颗果,颗颗饱满,增产又提质。

一、首先,了解花生的需水特点花生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作物,能适应一定的干旱环境,怕水又需水,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苗期和饱果成熟期需水少,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左右。苗期土壤适当干燥,促进根系深扎和幼苗矮壮,这个时期田间大量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此外还会产生还原性气体,硫化氢等,对根系进行毒害,导致根系腐烂。苗期淹水后,会导致茎叶徒长、或叶片发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饱果成熟期淹水,主要是导致茎叶倒伏、早衰以及大量烂果的发生。

开花结荚期需水多,花针期70%左右,结荚期60%左右。盛花期是花生一生对水分最敏感时期,一旦缺水,导致受精不良,形成的果针少,果针下扎困难,成果率低,对花生产量造成的损失最大,建议灌小水,但是切不可漫灌,水分太足,花粉吸水涨破,同样不利于授粉受精,形成果针。

而结荚期为花生一生需水最多时期,缺水干旱影响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造成花生籽粒不饱满,产量损失大。因此,既满足荚果发育需要,又防止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和烂果烂吊。

二、实现花生高产的三个小技巧高产技巧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花生生育期,防旱排涝

干旱地区,注意合理浇水,尤其是处于开花下针期的花生田来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田间湿度,小水勤浇;而多雨地区,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在水退以后,能恢复生长的田块,要及时修复沟畦,开沟复土,培土壅根,促进花生后期生长。此外,淹水后土壤容易板结,及时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夏播花生正处于苗期,要结合中耕进行“清棵”。可用小锄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围的土刨开,形成一个“小窝”,让两片子叶和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面,提早接受阳光照射。春花生正处于生长中后期,要结合中耕进行除草,要求浅锄,清除地表的杂草,较早封垄的春花生杂草比较大,中耕不易进行,应人工拔除。

高产技巧二:适时、看苗、看天、选择合适的控旺剂,科学控旺

花生疯长、徒长,只长秧子不结果,还容易倒伏。花生控旺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合理正确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促进养分向根部转移,把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使两者的生长平衡,使得花生果仁饱满,提高成果率,从而达到花生增产的目的。更主要是机子好收获。

但是控旺的时期和控旺的药物,都需要严格把控。施用过晚导致花生徒长,营养生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殖生长,花生产量上不去;施用过早或者前期施用过量,不但不会增产,反而适得其反,产生单仁果现象,造成减产。

1、控旺时期:

控旺时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过早控制旺长会造成减产。比如盛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这个时期使用不仅会抑制茎叶生长也会抑制开花,果针形成少。如果在下针期喷施,则抑制果针伸长,针短果细,进而影响果仁数和果仁重。

从花生生长的外部特征确定最佳喷施时期:一是盛花期过后,大量果针入土,第一批入土的荚果有小拇指头大小,第二批果针头部似鸡嘴状;二是水肥充足,长势旺,株高达到 30~35cm;三是喷施前后要注意保持田间土壤湿润,过旱,不利于养分吸收,且会提高对花生的抑制作用,产生单仁现象。

2、雨水充沛年份控旺:

花生控旺一般按照说明正常控旺2次就行,过量使用会造成荚果发育不良,果型变小,果壳壁厚,叶片早衰、枯死,叶部病害加重。但是如果遇上雨水多,旺长严重的情况,怎么办?可以在第1次控旺后 10~15天,株高超过 40cm 再喷1次,喷施时要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高产田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多次少量喷施。

干旱年份控旺:

如果长期干旱,花生长势不好,则建议不控旺,或者控旺剂减半喷施。

3、控旺药剂选择:

比较常用的有多效唑、烯唑醇、矮壮素、烯效唑等,烯效唑是三唑类的植物生长延缓剂,有用量较小、活性强的特点,且不会造 成植株畸形,对花生比较安全;烯唑醇本身是一种 广谱性杀菌剂, 对白粉病、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可以兼顾防病与控旺 ,一举两得。一般旺长田亩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克,长势很旺的花生田亩用12.5%的烯唑醇40克,兑水20公斤叶面喷雾。

高产技巧三:科学补肥,结合三遍药,喷施叶面肥,防治病虫害

1、土壤补肥

洪涝灾害会造成基肥大量流失,使花生后期出现严重脱肥的现象。因此要适当地补充肥料,地膜花生可采取打孔的方式进行追肥,露地花生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速效尿素5-10公斤,有条件的,可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

2、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主要是三种,磷酸二氢钾、硼钼、流体钙镁。

磷酸二氢钾,主要是增强花生光合作用,抗干旱,防茎叶早衰,无论是干旱还是淹水,都能够促进光合产物的累积,提高花生的产量。

硼中钼,花生是一种豆科作物,钼能够促进根瘤的形成和发育,参与氮代谢,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花生的出油率和品质;硼能够促进花生侧枝的生长,促进花芽的分化,提高开花的数量和质量,减少受精不良引起的成针少,结实率低;

流体钙镁,花生对钙的需求,超过磷,要想单株结果多,籽粒饱满,水泡籽少,无空荚,提高出仁率,一定要补钙。钙增强花生的碳氮代谢,促进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向籽仁中运转,抑制花生营养生长、对防止旺长和倒伏有利,减少空壳,提高英果饱满度。荚果缺钙时, 果小仁秕, 种子发育受阻, 果壳肥厚, 种子败育或形成秕瘦的“空果”; 缺钙还会导致果壳组织疏松, 容易造成“烂果”。

3、 防治病虫害

旱多虫,涝多病,结合叶面肥的喷施,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建议:

花生分枝期-初花期:每亩花生用20毫升硼中钼+6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20公斤喷施,促进多开花;防治病虫害,如蚜虫、叶斑病、白绢病等,可以加入恶霉灵、噻呋酰胺、吡虫啉等一起喷施。

花生下针期:结合控旺,每亩花生用20毫升硼中钼+20毫升流体钙镁+100克磷酸二氢钾+烯效唑+吡唑醚菌酯,兑水20公斤喷施,控制茎叶徒长,促进茎叶的养分向根部转移,防治花生叶斑病、白绢病等病害,增加花生双仁果,使花生果大果饱。

饱粒期,每亩花生用20毫升流体钙镁+200克磷酸二氢钾+吡唑醚菌酯,兑水20公斤喷施,防治花生后期病害,增加养分,保茎叶,使花生不早衰,增加花生的饱满度,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对蛴螬的防治应结合培土,亩用50%辛硫磷250克加细土30~40公斤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撒于植株附近,撒后中耕培土。

兰台内外杂志

炫动漫

西部旅游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