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客厅装修颜色搭配十指春风女儿情针尖上
2025年04月21日 静态资讯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刺绣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几千多年历史。
高平刺绣山西高平刺绣是高平市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十指春风,妙手偶得,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便绣出高平独有的绚烂。
据记载,高平绣活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从历史遗存来看,高平刺绣至少在清末民初已经在当地广泛流行。
2008年,高平绣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凤凰牡丹(枕头顶)
戏剧人物(兜肚嘴)
鱼莲娃娃(枕头顶)
高平在历史上种植桑麻很普遍,高平妇女大多能纺善绣。旧时的高平农村衡量女子的巧与拙,完全根据姑娘绣花、缝衣、做鞋时手工针脚的好坏来进行评定。姑娘出嫁时的嫁衣、饰物基本上都亲手绣制。
出嫁之日,娘家的邻里乡亲都会争先恐后地观看新娘的陪嫁品;过门后则从丈夫的钱袋、荷包、兜肚、耳套、鞋垫等饰物去评价妻子的聪慧贤德程度。
等到做了母亲,孩子的穿戴更要显示母亲的才华,俗话说:“孩子的衣,妈妈的脸。”孩子身上的围嘴、兜肚、老虎帽、猫鞋,都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祝愿、期望和浓厚的爱意,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依托。
色彩高平刺绣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在色彩的搭配上尤其具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黑、蓝、红、鱼肚白为衬底。
上面用艳丽明快的颜色绣出图案,明朗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目,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对比统一的配色规律。
构图在表现手法上为了增强装饰效果,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地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注重神采,构图饱满细腻,极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
图案高平刺绣多取花卉、瓜果、吉祥鸟、瑞兽等自然物为题材,用这些形象组成喜祥的图案,如鱼戏莲、猴捧桃、麒麟送子、喜鹊闹梅、鹿衔梅枝、狮子滚绣球等。
针法刺绣工艺根据作品用途、表现内容、塑造形象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刺绣针法,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大类。
丝线绣一般用于做细活,用绣针和丝线将内容绣在真丝缎面上。结婚的绣衣、龙凤绣鞋、鞋垫、围裙角、粉擦都用丝线绣成。
布贴绣,裁剪衣物剩下的各色布头便是刺绣的好材料,制作时把布头按照构思要求剪裁成人物、动物、花卉、草木等形状,然后堆贴在底面上锁边绣成,成品朴素大方,色彩艳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平刺绣的传统技艺逐渐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艺术自身的文化链条不够牢固而且异常脆弱,加上缺乏稳固的现代传承体制,后继无人的问题尤其突出。
(本文出自:晋作后生,欢迎了解更多三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