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还俗结婚布置客厅装修好佛皇帝萧衍会达
2025年04月23日 静态资讯
好佛皇帝萧衍与达摩是什么关系?
梁武帝字叔达,名为萧衍,乃南朝梁的开国之君。其籍贯为南兰陵中都里(即现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在他统治的四十八年间对佛事极为热衷,大肆兴建寺院,书写经文,铸造佛像,更是数次前往同泰寺舍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崇佛帝王。
梁武帝乃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同泰寺,每日早晚皆前往寺中焚香拜佛,讲解佛法,称此乃为百姓消灾积德之举。待到年老之时他竟做出一桩稀奇古怪之事。
·首次他前往同泰寺"舍身"意即出家为僧,皇帝欲出家谁敢提出异议!况且那时佛教盛行,皇帝肯做和尚亦表明其对佛法的虔诚。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后宫内之人将其接回,后来他想到依据当地风俗,和尚还俗需支付一笔赎身钱,梁武帝身为皇帝岂能例外。
·第二次他又前往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却不肯应允。后来大臣们明白他的意思,便筹集了一万万钱前往同泰寺为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中和尚得以收获一大笔钱财,自然满心欢喜同意他还俗,大臣们遂排起仪仗前往寺中将他接回。
·第三次梁武帝再出新意,他在舍身之时表示为显对佛的虔诚,不但自身舍身,连宫内众人与全国土地也一并舍出,舍出愈多赎身所需钱财自然更多。一月过后大臣们凑足二万万钱将其赎身。
恰巧当晚同泰寺中的一座塔遭火灾烧毁,和尚赶忙向梁武帝禀报,梁武帝合拢手掌说道此必为恶魔所为。他又下诏书道:道越高魔便越盛,我们需建造更高之塔方可压制住魔鬼的邪气。一年后他又一次舍身,大臣们又花费一万万钱将其赎回。
梁武帝先后四次出家为僧(一说是三次),大臣们共计花费四万万钱为其赎身,这笔钱无疑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达摩出生于南印度,出身于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全心钻研大乘佛教,创立了一套参悟之法--"达摩禅学"。南朝时期他渡海来到中国经广州北上至南朝,再进入北魏长期定居于嵩山少林寺,收纳门徒传授禅道。
据一些古籍记载,梁武帝曾在都城建康(即今南京)会见达摩,请教"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过常与福。达摩答道:皆并无功德此有为之善!非真功德",双方"理不契机"不欢而散。由于达摩禅法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特征,故对达摩生平缺乏记载,所以梁武帝究竟是否与达摩晤谈过,引起了后世学者的争议,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疑案。
据智光法师介绍,定山寺是一座拥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寺,乃梁武帝为高僧法定于六合山狮子峰所建精舍,并救名"定山寺"。由于高僧的名号和皇帝的救名,六合山也随之更名为定山。传说达摩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后,于公元526年渡江到了定山寺面壁修行,至今仍留下许多遗迹于定山狮子峰下,峰下有一格外突出的牙石,后人称之为达摩眼。在达摩眼下的面壁处留下了达摩的艳坐石,石上达摩的掌痕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