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家装修姐姐送啥好弟弟新居乔迁她答应送
2025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标题:父爱如山,妹妹过分的期待
李月曾在电话里答应过弟弟,只要他的新房装修好,她就会送他一台洗衣机和一台冰箱。然而,当李月得知弟妹的态度后,她立即决定不再送礼。让我们来一步步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李月是家里的老大,她嫁得远,在中山生活。由于工作繁忙,她很少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但她用金钱回报父母的孝顺从未吝啬过。每逢节假日,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父母发红包,并在网上为他们买衣服寄回家。
父母常常对儿子说:“你姐姐非常懂事,虽然很少回家,但她总是很关心我们,从不吝啬对我们的关心。”听到父母的夸奖,弟弟有些不满:“只有姐姐是你们的好女儿,我这个儿子就一无是处。姐姐小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你们的骄傲。我读书不好,让你们丢脸了。”
母亲急忙解释:“你这孩子怎么会嫉妒姐姐呢?你姐姐是因为有本事才考上了大学,现在有份体面的工作。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好,我们只是说在亲戚、朋友和邻居中,你姐姐是大家口中的好榜样。”
李月的弟弟结婚了,娶了隔壁镇上的一个女孩,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作为姑姑的李月每次给自己的孩子买衣服时,都会顺便为侄子和侄女买一套。现在,侄子和侄女分别六岁和五岁,李月已经忘记给他们买了多少衣服了。弟妹收到快递时才会发消息给她道谢,而她从来没有计较过。毕竟,侄子和侄女是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弟弟和弟妹在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平时他们将孩子托付给父母照顾。多年来,他们辛苦赚了些钱,父母也资助了一部分,最终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弟妹告诉弟弟,孩子下半年要上小学,所以他们需要装修好房子,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李月的父亲是一名装修工人,所以装修工作都是由他负责。他说:“自己动手做能保证质量,还能省不少费用。而且我最了解哪些东西好,哪些不好。还能追求最流行的装修风格。”
房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装修,已经进行了六个多月,装修工程基本完成。李月在与弟弟视频聊天时提到:“你的新房快入住了,我会送你两台大电器。你可以挑选品牌,我来付款。”
弟弟听后笑得合不拢嘴,感激地说:“姐姐,你真是太疼我了。我知道你知道我现在没钱,你帮我省下了一笔大开销。”他把姐姐送礼的事告诉了妻子,弟妹虽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但脸上仍然透露出喜悦之情。
弟妹对弟弟说:“姐姐是长姐,家里有喜事,新房装修好入住,姐姐送这些电器是应该的。”
房子装修完毕后,弟弟特意拍摄了一段视频发给李月观看。她看着父亲带着装修工人为弟弟打造的房子,心里不禁羡慕起来。
弟弟问李月:“姐,你之前答应的送我电器的事,是不是还有效?”
李月笑着回答:“当然有效,我怎么会食言呢。东西选好了吗?别选得太贵,我买不起啊。提前告诉你了。”
弟弟开心地说:“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大出血的。沙发床都已经定好了,过几天就送过来。我们再去店里挑选冰箱和洗衣机。”他对自己新房子充满期待。
李月与弟弟互相开玩笑地继续聊着,最后电话结束。
几天后,弟弟、弟妹和母亲一起去了电器城挑选电器。弟弟看了一个价位在4000多元的海尔双开门冰箱,又看了一个价位在2000多元的小天鹅滚筒洗衣机。他对弟妹说:“这两个就够了,加起来不到7000元。对姐来说价格不算高,对我们来说很实用。我们不能给姐姐添麻烦,买贵了她也有压力。”
弟妹不开心地劝说:“你太傻了,既然姐姐答应送两台电器,为什么不选两台更好的?这些产品一分钱一分货,贵一些的肯定更耐用,功能也更全面。我们是自己使用,不是别人使用。”
弟妹走到一个标价13999元的洗烘一体机旁,向导购询问:“这款有什么特点?我觉得挺不错的。”导购热情地向她介绍了该产品的特点,越听越喜欢。弟妹对弟弟说:“我们就选这款洗衣机吧,洗得干净,容量大,还带烘干机,功能很全面。”
在冰箱区域转了一圈后,弟妹的脚步停在了一个标价18990元的冰柜前:“老公,我们选这款冰柜吧。你可以让姐姐给你转钱了,我已经决定了。”
弟弟有些为难地说:“这样好像不太合适,选这么贵的东西。”
弟妹不屑地说:“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姐姐答应送我们电器,让我们挑选,我们并没有选最贵的,这个价格在中等范围内。姐姐不会开玩笑、敷衍我们的吧?”
“如果你不好意思打电话,我来。”弟妹准备给李月打电话,但被弟弟阻止了。
“今天先不看了,也不买了,过段时间再说吧!”弟弟拉着弟妹离开了电器城。
几天后,李月再次与母亲视频通话。她问母亲:“弟弟的电器选好了吗?其他东西都已经买好并搬进去了,为什么这两个还没选好呢?”
母亲欲言又止,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将当天妹妹的话全部告诉了李月。虽然李月感到很生气,但她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李月与母亲聊了一会后,挂断了电话。
李月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收回自己答应弟弟的承诺。回想这些年来自己对弟弟弟妹的花费,她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
她为弟弟的婚礼送了2万元的礼金,尽管这笔钱本来是给父母的,但最终父母将其给了弟妹。弟妹生了两个孩子,每个孩子的见面礼她都给了5000元,还时常给孩子们买衣物。然而,弟妹挑剔了她的送礼,只对价格较贵的东西感兴趣。
因此,李月决定只给弟弟转账5000元,并不在乎弟妹是否会生气。她只是觉得弟妹的行为有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