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民素质

汪姓女孩属猪起名字航拍乳山育黎城阴因位于

2025年10月21日 静态资讯

#头条创作挑战赛#

城阴村位于镇驻地西部4.5公里处,诸往河北岸,村南紧靠育行公路。东邻汪水村、西邻诸往村,东南与北勇家村接壤,西南与泊子村接壤,北与许家村相邻。有耕地2188亩,其中泊地900亩,山丘地1288亩,有山峦595亩,经济林128亩。全村512户,1236人。

城阴村属市内古老村庄之一,建村、姓氏、年代无考,因居汉代育犁县城之北,故名城阴。元时有赫姓、汪姓、宇姓、崔姓居此,后迁走,留有赫家莹、汪家莹、崔家莹、宇家莹。明嘉靖年间,于姓从司马庄迁入;明末,李姓从牟平县万格庄迁入,宫姓从牟平县南门里迁入,后有袁姓从社庄迁入,闫姓从王母夼迁入,盛姓从海阳石大沟迁入,现村民姓氏有李、于、宫、袁、闫、马、王、郑、高、赵、宋、邵等姓。

在村南150米处,有育黎古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公元前203年,置育犁县。公元29年,育犁县废,辖域并入东牟县。1935年,民国山东省政府参议于清洋,任《牟平县志》总慕,亲临育犁古城遗址勘校凭吊,并立“育犁古城”碑,撰文记叙育犁古城之沿革。建国后,在古城址南、北两面均发现若干处汉墓。20世纪60年代,村民在建学校和挖水井时,挖掘出不少古墓,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主要有画像石、石羊、陶器、木桶、铜镜、铜汉剑、鑫金鹅、箭头等,在古城址地下2~5米处多次发现汉代砖、瓦、支座等建筑材料。现存“汉育犁古城”碑和多处地下古城遗迹。

清朝末年,武秀才宫大卫曾名声远扬,村中留有大溜马道、小溜马道。民国年间,李书枕为山东省参议员,他世居城阴,留意考古,建国前到台湾。

育黎古城遗址

村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私熟,民国28年牟海二中在村北建立,培养了大批人才,后又建有小学、农中,到2005年合并到育黎区小。城阴村1942年5月建立了党组织,革命战争时期有12人为国捐躯。1947年村中建有兵工厂,主要用铜造弹壳、炮筒等,建国后被烟台收去。1934年成立了京剧小戏班,有文武戏等二十多场。1966年停演。秧歌队很早就有,2011年改为海阳大秧歌,阵容大,锣鼓响亮,场面壮观。百岁老人王锦纹为该村人,生于1903年5月30日,卒于2004年。现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60名。

城阴村南汉代育犁古城遗址

城阴村经济以粮油和种植业为主。水资源丰富,建有水库1座,大口井7眼,可浇地1200亩。为该镇小麦、玉米的主要产粮村之一,也是乳山市最早引进红提葡萄的村庄之一。有果园100余亩,猪年育肥1000余头,有从事鸡、兔、羊等养殖的。

城阴村南大河

城阴村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已硬化路面3.74万平方米,修花墙8600米,路灯34基,绿化植树1万棵,修砌排水沟3200米,村中小河两岸垒砌整齐的河堤,村中修建拦水坝。整修健身广场,设有建身场地、篮球场。先后获山东省“青年文明之家”,威海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乳山市“先进党支部”“文明村”等称号。

电脑知识与技术

丝网印刷官网

时代漫游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