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小米装修

濉溪起名相淮北最好的文化符号

2025年10月21日 静态资讯

——《源说“徽”煌》之七

我一直在探寻淮北当初建市时,为什么不取“相城(县)”“濉溪”,而要取一个一看就像是个地理概念的“淮北”为名?

其实淮北市一开始是叫过“濉溪市”的。不过仔细一琢磨,后来升级时不取名“濉溪”,可能是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个“濉溪县”,而“濉溪县”当初从宿县析置出来后,因县府所在地设在濉河与溪河交汇处的“濉溪口”得名,所以,用它作为市名,就会有市、县、镇三级同名的尴尬;加之淮北市是因煤建市的,而当时要辖的煤田分为濉萧、宿县、临涣、涡阳四大矿区,初期主要集中在濉萧矿区的“闸河煤矿筹备处”“濉溪煤矿筹备处”,用“濉溪”,在“对外行文和相互联系工作上有很多不便,甚至往往发生误会,有的把市当作县,有的把市和县当作一个单位,有的上级和兄弟单位来联系工作的同志,因此跑了不少弯路,影响了工作,特别是信件投递上投错现象很多”(出自1964年5月7日濉溪市人民委员会向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上报的《关于请求将“濉溪市”名称改为“淮北市”的报告》);还有一点,“淮北”虽然是地理概念,但符合四大矿区都在淮河以北的实际情况,方位很清晰;更何况,此时“淮南市”已经很有名了,“淮北”对应“淮南”,知名度立刻就上来了。

至于不用“相城”,我估计,主要是因为河南已有了个“项城”,避重名需要(而苏州市的“相城”区,那是后来才有的)。而“相县”嘛,毕竟建的是省辖市(地级市),用“县”不太好。再说,“相县”在汉语词汇里可不是个好词,它来源于《后汉书·董卓传》:吕布为了讨好董卓,一味迎合董卓的意见,后来吕布的行为被人们戏称为“相县”,可见它是贬义,用于讽刺、批评某人过分迎合他人,没有原则和立场的。

但我对“相”还是念念不忘。不用“相县”“相城”,可以用“相土”“相山”呀!

相土是那位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司徒,掌管教化的商族部落始祖契的孙子,也是商王朝的建立者汤的十一世祖。作为商族部落的第三任首领,相土是个大有作为、声名显赫的人。据《竹书纪年》里说:“帝相(指夏第四任王)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在他的治理下,商族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族部落日益繁荣强盛,相继征服周边部落,其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山东渤海边上。《诗经·商颂》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就是称颂他的功绩的。

相传相土率领部落向东扩张时,被葱茏叠翠的“一览众山小”的相山吸引,决定在此夯土围城,定居相山脚下。后人为纪念相土来居,便把此地命名为“相城”“相山”。这在史书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元和郡县志》说:“故相城,盖相土旧都也。”《太平寰宇记》里也说:“相故城,即相山(土)所居。”相土在此驯养乘马,驯服白象,甚至有可能培训骑兵呢,果真如此,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骑兵诞生地!

如今,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的相山,是周围诸山之宗,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等景点有数十处。清人李心锐有《登相山绝顶》诗赞道:“插天山势碧峥嵘,绝顶攀来逸兴生。绿树南看笼汴水,黄河北顾抱彭城。历朝碑古浮云接,百尺亭高落日横。独抚孤松遥怅望,半空风雨响涛声。”

也有人提醒我说:“相山”不一定就是“相土之山”,“相”字是会意字,从木从目,本义是用“目”看“木”,所以有“观察、察看”的意思,是不是因为相山地势高,古人登山瞭望敌情,故此叫“相山”?我倒是想说,即使是查看敌情的地点也讲得通,与商有关的“亳”不也叫“谯(与‘瞧’同义)”吗?不忘敌情、居安思危,这才是国恒安的保证!

真的,我觉得,“相”才是淮北最好的文化符号!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源说“徽”煌》(2):珠城寻“蚌” 《源说“徽”煌》(2):意涵丰富的“六安” 源说“徽”煌(4):荆山怀远

广东蚕业

中国水运编辑部

时代汽车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