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起名王燕巾帼芳华印记之燕哥
2025年10月21日 静态资讯
王燕正在验收工作现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谢洪强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6月8日讯(通讯员 赵景玉)一个身材娇小、眉清目秀的年轻女孩子被称为“燕哥”,因为她被许多人称为“老师”,因为她是验收工作中的“硬汉”,因为她是大家心目中敬佩的“创新达人”。她叫王燕,是广西电网桂林供电局变电二所继电保护高级作业员。
验收“硬汉”成就“哥”的传说
2014年,王燕25岁,班组验收改造主力人员。广西桂林电网220千伏瑶乡变电站验收正值夏天,王燕不畏暴晒,不顾高烧,有次烧到39℃,但是她一屁股退烧针下去又下现场了。亲密接触设备,与施工队结下深厚的情谊,施工队称王燕为“燕哥”。2个月时间,共完成辖区内一台220千伏主变压器、4条220千伏线路验收,保障其如期投运。
桂林临桂县新建110千伏洋田变电站,户内GIS组合电器、内桥接线、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为三工位……与其他变电站有太多的不同,能够参考的资料很少,2台主变压器,24条出线,验收量非常大。
“燕哥”验收一待就是一整天,和施工队一起“斗智斗勇”,一张纸垫坐在地上吃饭小憩。
“‘燕哥’验收时的细心超出了我的想象,每一处回路,每个端子接线认真细致检查,屏柜门开了一遍又一遍,整改记录记了一本又一本,‘啰嗦’得很。”施工人员张工这样评价王燕,“主控室、高压室、GIS室来回走,冰冷的设备都被摸出了温度。”
验收认真当即整改到位,值班员仅用两天就完成洋田变电站所有设备操作,成功送电接入电网。
从2014年到现在,“燕哥”共完成辖区内上百台设备验收,经她手的设备基本实现零缺陷顺利投运。
王燕正在对学员进行继电保护培训。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谢洪强 摄
“小先生”和“老学生”的“较量”
2015年运行技师考试,王燕和班长一起负责培训指导并答疑。如何让“学生们”听得懂,解答他们的疑问?王燕边弄课件边琢磨课堂上会被提及的问题和答案。培训前一天,王燕得知因班长临时有事,培训需独自一人前往,“当时心里没底,心情很沉重。”
结束理论培训让王燕松了一口气,但实操需5个巡维中心轮流开展,不同时间不同设备设不同故障,心里直打鼓的她再次请求班长的帮助却被“你可以的”驳回了。小姑娘家现场培训设故障,让从业几十年的“老学生”排斥嘲笑道“这样的故障很容易嘛。”半小时查故障时间过了,“老学生”却累得满头大汗,最后在王燕的提示指导下排看似简单的故障,“老学生”为其取名“王老师”。
二次回路分析排障一直是县供电局供电所的弱项,对二次回路各个线路接点“了如指掌”的王老师,为供电所员工现场实测分段讲解回路,如何根据现象判断故障点。她绘制的简单易懂手绘图为现场排障提供清晰的思路,手绘图至今还被学生保存在手机里。
自那以后,不管是县局、市局还是公司培训,总有王老师的身影。截至目前,9年来,王老师共参加20余次培训,广西电网系统各局都有她的学生。
最年轻的女创新达人
南瑞、四方主变保护检验区别、北京ABB和西门子的机构原理、失灵回路注意事项……翻看着写得密密麻麻的5本笔记,抚摸着自己曾经熟悉的“宝贝”,王燕的思绪似乎回到了往昔岁月中。
2018年,广西电网公司“调控一体化”建设,需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大量遥控试验,通常采用不停电的遥控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涉及出口回路较多,需逐个进行测试,需多人同时远方配合,配合不当还会造成重复性操作。同时,不同回路需不断变换交、直流档位;测量的数据瞬时显示,易引起误判。
“在追求技能精湛的路上,我还年轻,要不断创新。” 为解决遥控操作繁琐、复杂、不准确问题,王燕查找翻阅资料,以龙跃达劳模工作室为平台,提出多种设想方案,请教龙跃达劳模和技术厂家。经过逐步完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遥控出口测试仪”新鲜出炉,解决了现阶段变电站不停电遥控试验面临的工作效率低下、试验结果不可靠、工作人员测量负担重的难题。该成果在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南方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2019年职工创新成果中获奖。
几年来,“燕哥”主持和参与的职工创新共8项,获奖15次,累计为企业节约几十万元,成为继电保护专业组最年轻的女创新达人。
- 上一篇:缩写古风起名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为中国取了个
- 下一篇:起名芮涵文雅有诗意的女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