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汽水起名南京人记忆里的汽水这些南京老
2025年10月21日 静态资讯
夏天烈日炎炎,燥热酷烈。虽不至让人厌恶,但因常与闷、热、燥联系在一起。南京市民却不愿就此向高温屈服,于是市面上的各种消暑良品便流行开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各地都有一些属于的老品牌。例如赫赫有名的“八大汽水厂”——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广州的亚洲、沈阳的八王寺、重庆的天府可乐、山东的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咱南京有啥老牌子的汽水吗?
》》寻访老品牌
曾经南京有这么多汽水厂
要想知道上个世纪末南京有多少家汽水厂,找行业协会最合适了。记者辗转找到了“南京食品商会”和“南京饮料酿酒行业协会”两家协会的负责人。在其指导下,记者查找到了一本1992年出版的《中国工业企业全集(江苏·上卷)》,书中详细记录了南京汽水厂的数量和地址。
△截图来自《中国工业企业全集(江苏·上卷)》
1992年的文献上记载了当时南京的美佳乐饮料厂、中萃、百龄等5家汽水厂,南京糖果冷食厂等3家冷饮品厂。
生活在后宰门一带的南京人或许对美佳乐饮料厂的“美佳乐”和“开口乐”这两个品牌的饮料不陌生。美佳乐的果味汽水和果味香槟让老南京至今难忘。在明故宫遗址公园放风筝的市民张先生说:“这以前是街道企业,到了90年代后期就没怎么喝过了,印象中喝过这个牌子的香蕉味汽水、山楂汽水和猕猴桃汽水。”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些此书没有记载的本土汽水牌子。例如:青龙山矿泉水饮料厂的柠檬汽水和矿泉刺梨汽水、益民食品厂的“白雪牌”汽水和“雪柠”汽水……
》》南京汽水故事
马头牌除了冰棒,还有汽水
老早,商贩们骑着自行车,驮着木箱,沿街吆喝“马头牌冰棒——冰棒马头牌”,就有一群孩子呼拥而上。橘子冰棍、赤豆冰棒、奶油冰棍、南京小冰砖是南京人最熟悉的四种口味的马头牌冷饮。
生产马头牌冰棒的企业叫——南京糖果冷食厂。也许是马头牌冰棒名气太大了,很多人已经忘记这家厂还生产各种果味儿汽水,根据口味不同采用颜色各异的包装。
这一系列汽水最具特色之处,还是标签纸上印着的长江大桥图案,它让老南京市民倍感亲切。
据2006年的《鼓楼区志》记载:1999年底,因资金周转不畅,该厂搬迁到安徽省明光市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南京嘉丽华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原址仅留有公司销售单位。后又在南京南郊新建南京马头牌糖果冷饮厂。
如今,走在夫子庙景区还是能买到马头牌冰棒,而且颇受游客欢迎。从包装纸上消息可知,如今的“马头牌”生产地已经不是南京而是扬州了。
△夫子庙景区销售马头牌冰棒的窗口。紫金山记者 翟羽 摄。
神州牌鲜桔汽水,喝一口就丢不下嘴
老南京人还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有一种叫“神州牌”的汽水。
神州汽水是南京益民食品厂的拳头产品。1985年,益民食品厂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用于生产神州汽水。或许有人还记得,当时神州汽水提出了一句口号:吃一瓶神州桔子汽水尤如吃一个鲜桔。在汽水中,加大了果汁比例,使汽水的果汁含量有明显增加,口感也比原配方更好。
南京籍作家洪烛曾在作品中这样描述:那时候喝一回汽水是很贵族的,三毛钱一瓶的橘子汽水,对于怀揣叮当响的硬币的学童来说,无异于今天的人头马洋酒。喝一回汽水,夸张地打着嗝,揉着小肚皮从伙伴们中间穿过,是很值得炫耀的。
如今,很多人爱用绞股蓝泡茶,其实,当年南京人都喝绞股蓝可乐的。1989年,益民食品厂首次将人称“南方人参”的绞股蓝应用到饮科中,开发出绞股蓝神州可乐。而且还带动了老山林场绞股蓝的种植。
此外,南京益民食品厂当年还生产出另一种汽水,当时取名“白雪”。如今,还有很多南京本地生活类公众号经常提到这款汽水。
随着市场上的洋品牌越来越多,益民食品厂汽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后来便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
改变南京饮料市场格局的“雪碧”
中国的饮料市场,基本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热点。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地掀起了碳酸饮料热,可口可乐是这个时期最南京人心中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了。
1987年8月12日,南京香料总厂与中萃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合建南京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从此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陪伴了很多南京“8090后”的成长。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80后,她们的回答都在意料之中:“我们小时候,喝芬达、雪碧多一点,健力宝也没有少喝。”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洋品牌越来越多,本土汽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南京本土汽水企业逐渐没落了。1990年的《南京日报》上有一篇名为《“雪碧”的震荡》的文章,其中写到:作为高档饮料的“雪碧”“芬达”,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改变了我市低档饮料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的冲击,加上我市有关部门对汽水生产厂的整治,我市103家软饮料生产厂中,有近半企业因无力改善卫生和管理条件,纷纷停产或转产。
△越来越多的视频博主制作本土饮料的评测。
》》新闻延伸
本土汽水品牌重整旗鼓
当你在盛夏回忆起童年的味道,那一定没什么比一瓶冰镇的、本地产的特色汽水更深令人难以忘怀了,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停产又重新投产的国产汽水品牌。
据媒体报道,去年,常州一家桶装水公司的老总又复活了原常州饮料厂的维达汽水。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通过走访维达汽水原来的老员工、老领导,找到了汽水的配方和汽水的瓶贴、标识。新生产的维达瓶贴、标志和以前的一样。包装上,则采用了易拉罐的包装形式。
2014年夏天,天津百年老字号汽水品牌“山海关”也宣布回归市场。创办于1902年的天津山海关饮料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汽水的企业之一。据《经济参考报》报道,1986年,“山海关”汽水与可口可乐合资,而“山海关”汽水因为分厂质量难以把关开始走下坡路,最终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
如今在南京的餐馆里能品尝到的老牌汽水,或许就是北冰洋了。2011年北京的老牌饮料北冰洋汽水经历停产后,再次回归到市民生活中。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不但推出酸梅汁、苏打、橙味等多个口味和易拉罐包装,而且已经在京东网、一号店等电商平台上有了不错的销售业绩,逐渐重新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为中国本土老字号汽水品牌的复出树立了标杆。
来源: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