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字对起名字的含义枪矛槊为何总是分不清只
2025年10月21日 静态资讯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金睿
编辑|t
引言对于习武人来说,他们对兵器有着特殊的执念,正所谓“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谁不想熟练的使用各种兵器,这一点在古代来看更是很多习武之人的梦想,可是有些时候玩兵器的也会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那就是武器很有可能分不清楚。
比如古代的枪矛槊就总是分不清,若不是行家或者是资深研究兵器的,可能这三种兵器摆在面前都让人眼花,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其实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古人对兵器兵种存在循环性的鄙视链,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代骑兵)
一、为何枪矛槊傻傻分不清在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中,枪矛槊这三种兵器可以说是很常见的,几乎是军队之中士兵必备的武器,也是作战主要的武器之一,可以说战场上使用这种兵器的士兵没有八成也有一半了,毕竟这类兵器,无论是近战还是远距离攻击都很不错,也适合骑兵作战。
不过有趣的是因为兵器更迭和改进,在加上不同朝代对武器的改造,枪矛槊这三种兵器经常被世人混淆,一时间很难分清,有时候可能连作战的士兵都得仔细辨别,近距离观察才能得知答案。
原因是它们三个长的实在是太像了,都有一根笔直的木杆,尖尖的枪头,虽然长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要是摆在一起让平民百姓来辨别,肯定会因为外观没有太大差异而分不清,除此之外,个别朝代在这三种兵器的制造标准和规格上还各有不同,这样一来就更容易混淆了。
(影视剧中的枪)
所以这也不能怪古人“眼神不好”,换做是现在的我们,要是不了解,没有足够的资料对比的话也同样懵,那话说是不是这三种兵器真的就没什么区别呢?其实客观来看区别还是挺大的,用途不同、整体的材质和规格不同、对应的兵种也不同。
二、枪矛槊三种兵器的区别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枪是什么样的,枪作为古代的一种长杆武器,一般来说都是使用铁质枪头和木质的枪杆组成,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全身都是铁质的那是不现实的,先不说攻击力如何,单单重量就得达到四五十斤以上。
这对于天生神力的人来说或许还可以挥舞两下,不过还是没法长时间作战,而那些资质平平,仅仅经过简单训练的士兵根本用不了,他们可能连拿起来都费劲,而枪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木杆的一端安装一个尖锐的枪头,轻巧便利,还能够给予枪手足够远攻击距离和速度。
(古代枪头)
其次就是矛,它和枪一样也是一种长杆武器,但是矛与枪不同的点在于它的穿透性更加强悍,从整体的构成来看,矛的杆子比枪长,矛头更加尖锐且长度也比枪头长,矛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破除敌人的外甲防御,同时还能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发挥巨大作用。
(矛)
矛相较于枪来说,它可以在近身搏战中使用,同时也可以在远距离发挥出其攻击力,可能从外表上来看,枪和矛没有区别,也就是枪头和矛头部分有一点区别,其实两者真正的区别是在不被注意的枪杆上。
矛的木杆是硬的,弹性不好,主要是追求材质的稳定和耐用性,而枪则是软一点的枪杆,讲求弹性和韧性,在就是从外形来看,矛的形状类似于剑,可以说是迷你版的剑身,枪就不一样了,是那种尖锐的箭头形状。
(古代枪的种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两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最早出现的矛,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我们平常说的所谓大刀长矛说的就是这个矛,那时候没有设计特别好的枪头,就将剑的形状缩小,这便有了矛头。
再就是枪的“留情结”部位有红缨,这样设计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防止刺中敌人之后血流到枪杆上滑手,有了红缨就能让血顺着红缨往下流,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流到枪杆上,避免影响后续的作战。
(绑着红缨)
不过这并不能完全作为枪和矛的区分方式,一来是因为很多槊也有红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二来就是后来的朝代之中矛也会有装饰性的红缨,比如清朝时期的矛和枪都有红缨,《宋史·卷197》中也有记录,有些矛也会装饰红缨,毕竟红缨不贵重,也不难安装。
(吴王夫差矛)
最后就是槊,它与矛有一定相似性,铁器部分都是剑形,除此之外,槊有八个面,很有利于破甲,在就是槊锋更长,可达50厘米以上,主要用于骑兵冲锋,刺穿敌人的防御,比如普通的鱼鳞甲、锁子甲等等,在槊的面前可以一击而破。
要说槊与矛和枪的区别那就是它长度更长,且木杆部分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首先要取上等韧木为主干,然后剥离成粗细均匀的蔑,紧接着用特制的油反复浸泡取出风干,再用上等的胶粘合,外部用麻绳捆绑直至干透,最后涂以生漆,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年,所以成本更高,制作自然更精美。
(槊)
三、古人对兵器兵种存在鄙视链?再就是古人在对兵器和兵种上存在鄙视链,这是基于人性无法避免的,像古代的骑兵瞧不起步兵,原因是他们多战马,机动性更高,发挥的作用更强大,但是步兵也不服输,他们也瞧不起骑兵,因为步兵单兵作战能力更强,可以变换阵型阻挡骑兵。
在使用兵器上也是如此,因为矛最先出现,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后世的士兵更加倾向于使用枪,原因就是枪更加精美,更有时代性,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跟风一样,最后就是槊,它的制作成本更高,拿在手里肯定要比普通的枪和矛更有风范。
毕竟一般人还真使不起槊,要是材质比较好的只有将领可以使用,寻常士兵很难得到,虽然后来槊也进行改进,木杆部分采用比较常见的木质材料,但是因为名字的原因,士兵也觉得“槊”字要比枪和矛等武器更有逼格,所以相互鄙视,时间久了也就混淆不清了。
参考文献
布衣布舍. "刺杀兵器之王——矛和枪." 文学少年(小学) 7(20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