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新房装修品牌石嘴山打造书香城市畅享
2025年10月24日 静态资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座城市的阅读空间,彰显着城市的独特气质。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书香石嘴山”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惠民,氤氲出城市最美的文化底蕴。
12月19日,走进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内的城市书房,便让人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进室内,窗边的人捧着书静静阅读。“如今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每当来到这里安静地坐下,感觉精神都得到了洗礼,特别舒服。”正在翻阅图书的市民张晓琴表示,这里环境优美,书香浸润,是个值得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抬眼望去,一架架整齐排放的书柜,被划分为少儿阅读区、成人阅览区、非遗作品展示区、主题展架区四大阅览区域,陈列书籍3000余册,涉及党建、文学、娱乐、儿童等内容,能满足市民的不同阅读需求。
在儿童阅读区域,有一个蛋壳形状的有声太空舱内,孩子可以坐在里面用平板电脑看电子图书、听有声读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次阅读区,几张电子书法桌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起来。品一杯香茗,赏艺术展品,城市书房将图书阅览、艺术展览、书法习作等服务融于一体,营造了一个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城市书房是支撑全民阅读的“末梢神经”。自2021年12月14日开馆以来,不仅有效解决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文化氛围,折射出城市的温度,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文化新地标。据统计,城市书房投资60万元,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年均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活动5场次,接待读者20000余人次,流通图书40000余册次。
来到石嘴山市图书馆,舒适的温度,与室外的严冬形成鲜明对比。一楼大厅内,暖黄色的灯光明亮温馨,书桌与沙发形成的圆形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靠近墙边的桌子上,为避免灯光昏暗,还贴心地为读者准备了台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厅内人来人往,却丝毫没有打扰到正在埋头学习的人。一楼是侧重于自习的空间,不论在大厅还是自学室内,学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大家都专注于桌上的讲义,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
“每天来这里自习的人,大多数都是在准备考研、考证,周末和假期还有很多中学生,平均每天能有六七十人,营造这样一个良好的自习环境,也是希望助力大家能够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自学室负责人任建梅说。
来到二楼图书借阅区,65岁的刘道堂正坐在借阅室内书架旁的沙发上看书。刘道堂是矿上的一名退休职工,平时对历史类书籍十分感兴趣,自退休以来,每天风雨无阻准时来打卡。“看书能让人涨知识,有不清楚的历史问题能够在书中找到答案,还能见证社会的进步,而且现在图书馆越建越好了,图书种类也多,环境十分舒适,我非常喜欢来这里。”刘道堂说。
依托阵地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市图书馆全年不闭馆,年均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借阅图书20余万册次。馆内设有成人外借部、少儿借阅部、电子阅览室、儿童互动体验馆、有声图书馆等多个场馆。”市图书馆副馆长马瑞说,“近年来,先后打造了爱心公益阅读空间、印象休闲阅读空间、‘书香助力研学、工笔锦上添花’印象休闲阅读长廊、可开展文体活动放松身心的‘健心室’,并对各开放部室空间进行优化升级,增设阅览席位300余位,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览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图书馆43家,图书72.83万册,其中公共图书馆4家,图书馆分馆39家。
近年来,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探索新机制、新形式,不断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在“书香石嘴山”的创建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图书馆、城市书房等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保障,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增设阅读设施,加强阅读平台数字化服务能力,让书香弥漫整座城市。同时,通过创新阅读方式,打造“书香进基层, 服务零距离”等持久而有影响力的特色阅读品牌,让阅读走进广大市民群众,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全民阅读工作水平的提高、推动书香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