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新闻

饶平新房设计装修价格多少邮大美饶平丨古韵

2025年10月24日 静态资讯

《韵味饶平》系列明信片由海韵饶平、山韵饶平、古韵饶平、风韵饶平、味韵饶平、苏区饶平和今日饶平七个专题汇编而成,共74张明信片,从七个维度展现饶平的万千风情,镌刻独属饶平的时光印记。

《古韵饶平》

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成于明万历15年(公元1587年)。它呈八卦形,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328米,有三进围屋,前二进围屋为平房,后为三层楼房,皆以黄泥土夯成,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八边形土木结构明代城堡式土楼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整体突出了古、大、奇、特、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摄影:余秋松

匾额是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珠联璧合的范例。匾额的书法、名号凝聚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和艺术内涵,以点睛之笔,使建筑被赋予独特的意蕴。道韵楼的匾额也蕴藏着一段历史。

道韵楼在明代建楼时地属饶平县光德乡弦歌都下饶堡倒塭村,为下饶黄氏族人所建,起初无楼名或以村为名“倒塭楼”。清朝顺治四年(1647 年),原前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在同姓同宗族人的邀请下到访此楼,为其取名“道韵”,挥毫题书“道韵楼”三字,嵌刻在楼门正匾之上,保存至今。

“道韵”和村名“倒塭”在潮汕话中不仅读音相同,而且出自《乐经》“管弦道韵”之经典,“道韵”二字既与原村名相同,又与弦歌都相映成趣,形成“弦歌道韵”的幽雅画面,即智慧巧妙、诗情画意,更体现了先祖道法自然,择吉营建,和睦共生,天人合一的理念。

手绘:余梓苑

道韵楼所处的饶平县三饶镇在人文地理上位于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因此在建筑风格上也呈现出潮汕、客家两个传统建筑体系的相互融合的特征。在规划格局、建筑形制、单元空间、设计尺度、装修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上,道韵楼博采众长,汲取了潮汕、客家两个建筑体系中最突出的做法和理念。可以说,正是对潮汕和客家两个民系传统建筑精粹的兼容并蓄和灵活运用,创造了道韵楼卓越的建筑文化、艺术和技术成就。

摄影:殷惠佳

由于长期受风吹日晒、飘雨尘积等影响,道韵楼破损严重。为保护传承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物,饶平县遵循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保持道韵楼的原状,于2020年1月对其进行修复,修缮的内容主要包括屋顶,内部木构架,还有墙体、地面等等,共投资2800多万元。经过近4年的整修加固,道韵楼重新“焕发光彩”,于今年大年初二正式恢复开放,以更加完整的面貌迎接四方宾客的到来。

来源:饶平发布

长江丛刊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期刊

名汇编辑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