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脑剥线机

电话手表花屏修复小窍门华为HUAWEIW

2025年10月28日 静态资讯

自从智能手表诞生以来,一直想入手一台。从Moto 360开始就一直关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待机这一块始终没有大的改善,仍然是一天一充的节奏。但笔者最在乎的就是续航,想想一块手表每天下班回家就要插上充电,这酸爽。另外笔者也不喜欢像iWatch,以及fitbit手表那种方形表盘,更倾向于跟传统腕表相似的圆形表盘。

如此观望了几年以后,在2018年华为发布了Watch GT。宣传说待机半个月,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官方玩文字游戏。后来看某东上的用户评价,待机确实够长。于是在2019年农历春节入手了一块运动款Watch GT,到现在已使用三月有余,本文谈谈个人使用体验。

一:开箱

外包装

外包装很商务,外壳紧致厚实,没有什么可说的。

全家福

内含腕表一块、无线充电底座一个、充电线一根、跑步手册、快速入门各一册。

二:外观

表盘直径46mm,属于大表盘了,本人身高185,戴上还算比较匀称。如果个头低些或者手腕细一些的同学,不推荐购买。

46mm大表盘

46mm大表盘

46mm大表盘

自带的黑色硅胶表带重量轻,佩戴舒服,但笔者戴了三天之后手腕发红,疑似过敏,后来更换了表带,关于表带后面再详述。

外圈有辅助看时间的刻度,应该是不锈钢材质的,时尚版的表圈为陶瓷材质。

表冠有两个,上面的一个为进入功能菜单,菜单内应有尽有,锻炼、心率、睡眠监测、压力监测、呼吸训练、气压计、指南针、天气、信息、公交卡、支付宝、秒表、计时器、闹钟、手电筒。都是常规功能,由于表上并没有单独的闪光灯,所以打开手电筒,只是把手表背光调成了白色,辅助照明。下面的表冠是一键进入锻炼模式,笔者只是拿来常规佩戴,锻炼模式至今未使用。

两个表冠

手机端安装“华为运动健康”app之后,手机与手表蓝牙配对,之后可以通过该app对手表做各项操作,包括各种检测数据的详情查看、系统升级、表盘安装。

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升级手表固件

三:功能体验

常规功能没有什么好说的,除了各种笔者目前还没有使用过的丰富的运动锻炼功能之外,移动支付、公交卡、心率检测也都应有尽有,此处说几处槽点:

①Watch GT使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谷歌wear os,而是华为自研的lite os,所以无法安装第三方软件,介意的同学请注意。从这方面来看,Watch GT只是一款长的像手表的智能手环。不过笔者对此倒毫不介意,因为笔者一直觉得在这个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手机的年代,通过手表安装app,去做诸如看图、导航、聊天的事情实在是伪需求,你能想象自己在直径46mm的表盘上去做输入吗?

②屏幕居然不能常亮、或者息屏显示,据说开发组正在开发,上线时间未定。做为一块长的像传统腕表的智能手表,屏幕在静止状态下竟然是黑色的,真的很尴尬。除了他人的好奇眼光,其实真的有不抬腕看时间的场景,目前只能抬腕亮屏或者摁表冠亮屏。

③表盘,购买初期只有系统预置的几个表盘,4月11日发布会后,上线了表盘市场。不得不说这个表盘市场的有限的几个表盘,大多很难看,迄今仍在使用预置的“铭刻”表盘,感觉这个表盘跟表圈的刻度颜色很搭。

④偶尔花屏,一闪而过,不影响使用,影响心情。

四:续航

没什么好说的,官方的宣传是真实的,一次充电,功能全开,待机两周左右。注:笔者不锻炼,没有使用过锻炼模式。

五:关于表带的选购

上面说过,笔者对原装的硅胶表带过敏,戴久了手腕发红,于是自己另外买表带。因笔者生活习惯比较糙,不喜欢不断的取下手表,所以无防水功能的都被我排除掉了,例如真皮、帆布(湿了以后干的慢)等。一路走来,陆续购买过六个表带,此处谈一下个人心得,仅供参考:

①硅胶表带:笔者在某东上购买过两款硅胶表带,但还不如原装自带的表带,最大的毛病就是招灰,太容易吸附灰尘。于是这两款硅胶表带都被笔者做了退货处理,目前手上留有四款表带,如下:

四款表带:从左至右依次为编织钢带1、编织钢带2、钢链表带、陶瓷链表带

②编织钢表带:有两款,一种是带扣的,一种是磁吸附的,不推荐磁吸附的,两个毛病:夹汗毛、手摆动幅度大的时候会松动;推荐带扣的编织表带;

③钢链表带:笔者不推荐此款,两个原因:太重,表链长度调整好之后,只能是固定大小,手腕滑时需要收紧的时候就没法调了。

④陶瓷链表带:不推荐,原因和钢链表带一样,笔者购买前以为陶瓷会比钢重量轻很多,其实不然,和钢表带重量相近。

综上,Watch GT算是一款长的像传统腕表的智能手环,适合需要长续航、喜欢传统腕表形状的男士购买,另外关于表带购买,笔者推荐带扣的编织刚表带,重量轻一些,表带松紧随时可调,如果你对硅胶不过敏,使用自带的硅胶表带即可。

艺术大观编辑部

汽车电器官网

汽车电器杂志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