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官方新闻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朱熹所作是积极面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朱熹所作,是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也是个诗人,是理学集大成者,有甚多著述。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朱熹所作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吧。

朱熹(1130-1200),福建人,南宋理学家。 他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开创了紫阳学派。他还在建阳云谷“晦庵”草堂讲学,并校订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朱熹师承北宋时期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朱李二人同是福建人,后者特别器重朱熹,把“洛学”毫无保留的传授他。从此,朱熹沿袭程颢、程颐的“洛学”,融合了北宋其他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朱熹与二程史称“程朱学派”。

在朱熹的头衔中,还有一个头衔是诗人。他的诗传下来一千多首,他的诗作以吟咏山水、诗友唱以及表达其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其中以山水诗成就最高。在他笔下,八闽风光、武夷山水、云谷奇观、师友情谊等一一入诗。他不仅仅局限描写山水,在描写锦山绣水的同时把哲学思考融入诗中,把深邃的哲理通过大自然的美好现象透露出来。

他不仅善于写诗,词成就同样颇高。他的词作,气势豪迈,清畅淡远,音韵和谐。他将宋词所特有的一种形式“隐括体”展现的淋漓尽致。据悉,朱熹曾把唐代杜牧的诗改写为一首新词,在内容上则表达了作者“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的思想感情。这句来自他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相比杜牧之诗,朱熹在词中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儒家哲学思想,一改原诗的消极情绪,推陈出新地化出了积极意义。词人登上秋山后,倒影在江水中的无限秋景映入眼帘,却只落笔在“云影”二字,意境深远。此时仰头又见大雁欲飞向南方度过寒冷的冬天。紧接着,词人自问“携壶结客何处”,答得却是“空翠渺烟霏”。语间似答非答,表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那烟雾缭绕漫山碧翠中。

杜牧在诗中的旷达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慰,令人压抑。而一经朱熹化用之后,把自然与人生结合,成为了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词人点石成金,以理性的思辨解读生活和自然,更多一份豁达与洒脱,读来大快人心。

空中美语官网

电力系统装备

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