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为何能在战国后期与秦国对抗靠的是什么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赵国为何能在战国后期与秦国对抗?靠的是什么?
对赵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在时局变换更加频繁的战国时期,两百多年的光景更是够诸国“变”上好多回:
·魏国重用李悝,开启了战国法家变法之先河;
·楚国命吴起进行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仍显著提高了楚国国力;
·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进而发展为威胁东方六国的一方强国;
·韩国由申不害推动变法,使韩国一时间“国治兵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赵国在战国中后期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秦国“创造机会”。
公元前四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改革,秦赵两国的实力都出现了明显上升。两国间的交锋也随着战略冲突的激化而增多。但到了秦昭王时期,在名相范睢的建议下,秦昭王更改了外交策略——远交近攻。与秦国中间还夹着一个魏国的赵国,这时候便收到了秦国主动抛来的橄榄枝。
秦国同赵国“交好”的这几年,成了赵国发展自身实力的最后稳定期。后来两国因上党郡而在长平爆发长平之战,追根究底都是赵国彼时相信自己有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实力,因而先秦国一步夺走了秦国图谋已久的上党郡。
只不过长平之战的结局,以及随后赵国的命运,我们早已知晓。曾凭借自身努力(尤其是并未重用法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因为放缓甚至停下了发展脚步而最终被秦国远远甩在身后。这也许算不上是战国法家变法者们的“胜利”,但确是赵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