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的生活常识教案核心素养的单元整
2024年04月26日 静态资讯
李明
摘要:以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让教师对整个单元知识的结构有清楚的认识,更好地解读教材及把握知识结构,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建构。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往往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缺少了对单元知识点整体上的把握及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在充分的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的整体设计,它需要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1]。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设计,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高中化学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包括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2]。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不仅能使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更好地解读教材及把握知识结构,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下面是笔者对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为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教材的知识特点是围绕原子结构讨论其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的决定性作用,教材体系框架如图1。
二、教学思想与创新点
基于新教材对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1.突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本单元内容是“宏—微—符”三重表征的典型模型。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在于原子的微观结构,而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形象地表征原子的微观结构,充分地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观念。通过重走原子结构发展之路,构建“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得出结论—构建新模型—进一步验证”的认知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观念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形成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
3.突出科学实践在物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探究碱金属、卤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教学中,强调预测、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从微观的原子结构角度进行解释,深化预测及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教学中运用发现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化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