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育儿团队介绍正因为平凡所以我们的育儿
2024年06月06日 静态资讯
职场中有句话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我觉得也是适用于养育的。这来自自己最近的切身体会。
生完孩子做职场妈妈的头几年,总有一个困惑:孩子要不要自己带?自己带的孩子是不是更好?
当然,困惑归困惑,并不见得立马会行动。最近因为种种境遇,包括工作和家庭的,让我有了实践这个想法的契机,本来抱着极大的憧憬,相信“一个人能搞定一切”,最终却发现,对于我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来说,一切都是幻象。
在独自带娃的第一周,是兴奋和憧憬。女儿白天上课,下午放学,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半这个时间,我有时间兼顾下自己的工作,到女儿放学回来,我会亲自帮她烹饪健康的饮食,然后我们一起游戏,然后辅导她作业,直到陪伴洗漱入睡。一切似乎看起来都特别的完美。
然而到第三周开始,我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工作,我压缩餐食准备,后来就变成放学了我们就在外面对付一下。再后面女儿已经不相信我会做出什么好吃的花样,直接要求每顿外餐。
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工作,我忽略收拾家务,很快原本整洁的空间又变得杂乱无章,堆得越多越没有心情和动力收拾了。大家仿佛又住在了一个“猪圈”里面了。
工作上与自己定的预期因为有差距,无形中给了自己很大压力,于是在放学后的陪伴中也没了想象的温柔,反而更多的是不好的情绪。带着情绪来陪伴,自然局面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此,环环相扣,还没到两个月,现实就把我打回原形,让我意识到普通人想完全靠自己带娃,真的是蛮难的。
因为养育一个孩子,其实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吃穿住行,包括亲子关系,包括教育......每一个方面单拎出来,都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了。
如果想在每个方面都做到位,必然要涉及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实践,而人是没有那么多精力的。
个人的成长其实并不遵循“补齐短板”,以前的教育总是告诉大家要帮孩子补齐“短板”,这样“木桶”才不会漏水,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先进的教育在告诉我们,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长板”,发挥自己的天赋。而“短板”可以通过团队通过外界的力量来弥补。
最近和一位创业10年小有成就的前辈聊天,他们团队的人我都见过,一个个单拎看起来都不怎么地。我很好奇他们怎么还可以存活这么久。这位前辈跟我分享了自己的睿智,作为老板,她非常了解团队里面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事,但是把这些人放在一起,相互补充,也能把客户的问题解决,而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自然就能存活下来。
这让我反思,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家人,过往我是不是过于放大家人的劣势,而忽视发扬他们的优点?
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团队,尽管我可以选择一个人养育孩子,但是要想走得更远,或者想兼顾更多,比如我发觉自己内心里依然希望能兼顾工作,那更适合我的道路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要学会借力。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可算是一个典型的团队了。他们的目标是去西天取经,中间历经81难,最终达成目标,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即使作为团队中本领最高强的孙悟空,如果没有这个团队的支撑,他是绝不可能取得真经经历蜕变的。因为他的信念不够强,当他遇到困难,会逃回花果山放弃取经,这时候必须有更强取经信念的唐僧带领他才可以完成任务。正是这个团队的相互协作,相互包容,大家才能坚持到最后,修成正果。
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场取经之旅,必然会经历81难,甚至更多。一个人当然也可以走,那需要足够强大的信念、意志力和执行力,并且要防止自己倒在迎接黎明的黑暗前夜。我想作为普通的平凡人,我们是不太会综合具备这些品质的。
不完美的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抱团取暖,那就好好正视团队的力量,一家人一起把养育下一代这个重任扛起来,直到迎来“取得真经”。
———end———
欢迎关注@虎虎升薇 ,一个考了心理学证书、学习了正面管教课程却依然每天与娃斗智斗勇的80后职场妈妈。升级打怪太耗心力,一起来抱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