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家长群果宝家的装修欢乐家长群的家长里
2025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我来唠家常#
新剧《欢乐家长群》,以果宝、糖豆、初一三个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群为背景,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家长们在孩子教育、家庭琐事、聚会活动等方面的互动和矛盾,是一部让你笑中带泪的家庭轻喜剧。
一年级幼小衔接,孩子和家长都在适应。新生家长非常在乎孩子进入到新环境,在学校的表现,时时关注家长群,生怕错过一条信息耽搁孩子的事,怕自己的行为使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特别对待”。看剧的家长们是否也感同身受?
消息群中的“收到”真烦剧中果宝哥果宁的寒假作业在临开学前有900道口算题未写,全家齐上阵帮忙补。被老师发现请家长,老师说“在群中特意强调过”,果宁爸爸说“群里的信息太多,没看到”。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老师发一条信息,一群家长回复“收到”,使得老师的信息很快被淹没在“收到”中,导致错过重要信息。
我女儿小学时,她们班主任和果宝的老师很像,是大学刚毕业第一次带班当班主任,她就规定老师发在群中的信息,请家长不再回复“收到”,避免刷屏耽误了正事,我认为这个规定很好。
花式手工作业你是否讨厌剧中学校布置了亲子手工作业,果宁要用纸箱做机器人,果宝要用南瓜做灯,结果父母全权包揽,甚至花钱解决。
做手工、手抄报、安全教育……经常看到有家长在斥责这类活动无聊至极,没有任何意义。其实这些活动初衷是增强孩子动手能力。但家长觉得这些与学习无关,浪费时间,从而大包大揽。剧中糖果说的很对,学校对亲子活动,注重的是亲子共同参与的过程,而非结果。(活动若带评比色彩的另当别论,我不赞同功利性的比个高低)
全国统一都在打卡的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网上就有家长说无聊,浪费时间……评论区里一群人都随声附和,声讨这项活动。但如果你认真看过里面的内容就会知道,国家花了大量的资源,通过多种影片形式,教孩子在遇到火灾、溺水、地震、泥石流、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时,能够如何应对?许多知识成年人都不懂,观后受益匪浅。
现在一到手工课,许多家长就开始网上买材料,手抄报也都成了模块套画,家长动手还要来一句做家长难,18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但他们忘了这是孩子自己的事,目的是让他们多动手,有助于孩子开拓思维、提高审美,这并不是浪费时间。忘记我们小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却抱怨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动手能力太差。学校鼓励动手时,却责怪学校不务正业、杂事太多。
家委会怎么就成了“公敌”剧中,在选家委会主任时,有家长利用这个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不惜通过拉票、诋毁竞争对手等手段来竞选家委会主任。以轻喜剧的形式呈现,让人捧腹的同时也深思。在这个喜剧的背后,隐藏着教育体制的弊端与不足,以及家长们为了子女的未来所付出的焦虑与努力。
前段时间,家委会的一些“舔狗”行为、“特权”行为被广大网友抨击,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家长的“公敌”。
建立家长群和家委会的初衷,本是为了促进家校沟通,反映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校一些集体活动需要家校合作时,可以代表家长参与其中,给予帮助。我们孩子曾经的家委会就特别好,六年真的是为孩子做了很多的事,做好家校沟通的桥梁位置,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管理者和特权者,没有掺杂太多的小心思,每次学校团体活动家委会都全力支持。
“双减政策”你是否也焦虑剧中的宝爸宝妈们赶上了双减政策,“双减”让家长对目前内卷的教育产生焦虑。
现在放学早,本来目的是“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实则情况“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孩子又被家长送到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学校不布置作业,家长在家就花时间去辅导,购买许多教辅材料让孩子去做。到初中以后,曾经小学卷和不卷的孩子差距还是很大的,毕竟被各种学包围的孩子,许多好的习惯已经培养出来了,因为各种学都有考核目标,必须学会合理的时间安排,否则根本完不成那么多的科目。放着养的孩子,许多好的习惯现在想培养已经为时已晚了。
剧中还有许多与现实很贴切的情节,爹妈辅导果宁作业,轮番上阵,像极了辅导作业时的我们,爹妈杜绝果宁对于电子产品依赖的手段,是不是也像我们与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是否也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
几对夫妻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共同成长的这些故事,通过群像戏的刻画,让观众看到了家庭生活的多彩和丰富,也让我们通过角色的命运和选择,对我们的育儿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天南地北大拜年icon一起领红包>##天南地北大拜年 icon一起领红包>#